企业文化>
弘扬中华传统文化
> 儒释道思想
[道家宝典]
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? 日期:2016-11-14
秦诸子百家中,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、墨、道、法四家。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,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: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;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,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...
[儒家宝典]
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日期:2016-11-05
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,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: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,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。就是说。。。
[儒家宝典]
《中庸》菁华选粹 日期:2016-10-23
子程子曰:「不偏之谓中,不易之谓庸;中者,天下之正道,庸者,天下之定理。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,子思恐其久而差也,故笔之于书,以授孟子。其书始言一理,中散为万事,末复合为一理。。。。
[史学宝典]《二十四史》里的人生智慧,值得一读再读!;日期:2016-10-15
《二十四史》 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,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,故又称“正史”。它的内容非常丰富,记载了历代经济、政治、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,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人生智慧。
[儒家宝典]浅谈传统武德的儒家文化内涵(一);日期:2016-09-23
中华传统武德正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,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文化。加强武德教育,对提高习武者的道德修养、培育人文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[佛家宝典]佛家思想 日期:2016-09-18
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中国思想概说,非常扼要的给大家介绍儒、释、道三家的思想精髓,它们的基本精神,基本问题以及问题展开的基本逻辑架构。
[节日庆典]中秋节经典语录2016(站长原创!!) 日期:2016-09-11
时光总是匆匆,今年的中秋节转眼又到了。父母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皱纹,多少白发。我不能回去看望他们,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,为他们祝福。祝愿我的父母亲,天下所有的父母亲都能够健康长寿,笑口常开,永远做儿女们避风的港湾,幸福的依靠。
[了凡四训]了凡四训-袁了凡居士传
日期:2016-09-04
第一篇 立命之学》 余童年丧父,老母命弃举业学医,谓可以养生,可以济人,且习一艺以成名,尔父夙心也。后余在慈云寺,遇一老者,修髯伟貌,飘飘若仙,余敬礼之。语余曰:「子仕路中人也,明年即进学,何不读书?
[佛家宝典]
佛家十大经典语录,参悟佛学禅语 日期:2016-08-21
在中国,很多人都信佛,即使不是佛教的教徒,也会耳濡目染,然后潜移默化地接受很多佛学里的人生哲学,我本人也是如此。 以下的10句话,是佛家十大经典禅语: 1、一切皆为虚幻。 ...
[节日庆典]
汉族节日—七夕节传说 日期:2016-08-09
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,这是一个很美丽的,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,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。 相传在很早以前,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.忠厚的小伙子,父母早亡... ...
[道家宝典]
老子的故事 日期:2016-08-02
老子的本人,就极其赋有传奇的色彩,传说他生活于前600年左右—— 前470 年左右,时值春秋时期。姓李名耳,字伯阳,谥曰聃,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(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太清宫镇)人... ...
[儒家宝典]
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? 日期:2016-07-11
一、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呢?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指1840年之前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。中华文化相对于1840年之后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即 西学而称之为国学,相对于目前的现代文化而称之为传统文化。。。
[弟子规]
国学讲堂——《弟子规》 日期:2016-07-05
国学讲堂——《弟子规》(如无法播放,请缓存30秒)
[传统文化论坛]
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视频合集 日期:2016-07-02
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视频合集(如无法播放,请重新刷新页面)
[传统文化论坛]
中华传统文化论坛视频集合 日期:2016-06-22
中华传统文化论坛视频集合
[儒家宝典]
孔子——构想和谐社会理论的先驱者---范志礼 日期:2016-06-11
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,我们很容易地注意到我国的孔子。从人才角度来讲,他可以被称作世界史上第一位有名的大思想家、大教育家和社会学家...
[儒家宝典]
孔子的十大贡献 日期:2016-03-04
第一、文化上的贡献 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,是孔子编修的 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 《 六经》 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。在孔子时代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儒、释、道中,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。孔子是中华上古文...
[道家宝典]
向老子学习生活的态度 日期:2016-03-04
道常无为,不作为往往才有大作为 【原文】天长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耶?故能成其私。 【直解】 天地是永久存在的,天地之所以能永久存在,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的运动变化规律而... ...
[弟子规]
理解《弟子规》不在于死背 日期:2016-03-04
2月6日言论版上拜读了黄仿的《〈弟子规〉不符合普适性原则》一文,感觉作者已熟读了《弟子规》,遗憾的是他否定了《弟子规》所宏扬的孝、悌、谨、信、爱众、亲仁及学文这七种重要道德伦理。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,适合各阶层、各行业...
[道家宝典]
生命的境界:谦虚谨慎,诚心正意 日期:2016-03-04
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建言有之: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,夷道若类。上德若谷,大白若辱。广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,质真若渝。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。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道隐无名。夫唯道,善贷且成。 《...
[佛家宝典]
佛教中国化问题管窥 日期:2016-03-04
佛教传入中国后,受到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渗透,同时也因契合中国人的旨趣而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。佛教的中国化问题,时贤已多有论述,但在长期研究过程中,学者们多注重从哲学的层面探讨与儒、道的相互渗透和事例,着重分析其宗教思想或教义...
[佛家宝典]
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 日期:2016-03-04
在亚洲的版图上,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是两大文明板块。佛教的融入,让中国文化具备一种开放的心态,全力吸收 印度 文明的思想养份,打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。特别是在东晋十六国、北魏南北朝、宋辽西夏以及蒙元时期,佛教是多个民族之间互相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与...
[道家宝典]
世上最宝贵的东西 日期:2016-03-04
什么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,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说是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,答案也许会有千万种。但我的答案是水,因为水是人人都离不开的至宝,而且有着崇高无比的品德...
[道家宝典]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,有德然后君子 日期:2016-03-04
摘要 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...
[道家宝典]
“孔子问礼于老子”考索 日期:2016-03-04
作者简介: 周建山,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理事文博副研究员 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,也都被列入世界 100位历史文化名人。老子生活在春秋晚期,曾任周守藏室之史,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、档案馆馆长。老子和孔子基本同处一个时代,孔子又比老子...
[佛家宝典]
佛家经典语录 日期:2016-03-04
佛家经典语录 ...
[弟子规]
弟子规问答 日期:2016-03-04
问:《弟子规》说,“能亲仁,无限好,德日进,过日少”。那如果一个人既傲慢、目中无人,又不可一世,那我们是否选择离开他呢?
[儒家宝典]
孔子为什么不算卦 日期:2016-03-04
近几年,在民间场合,《周易》盛行,我见过很多给企业家开设的诸如总裁国学班之类,其中最红火的国学就是《周易》,而讲《周易》的人和听《周易》的人,特别感兴趣的,又往往是算卦。 有人问我:鲍老师研究《周易》吗? 我答:暂时没有。孔子五十而学《易》...